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高压匀浆机清洁与消毒规范操作

高压匀浆机清洁与消毒规范操作

更新时间:2025-08-18点击次数:136
  高压匀浆机作为生物样品破碎的核心设备,其内部管路和破碎腔体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,甚至可能导致样品交叉污染。制定严格的清洁与消毒流程,是保障设备性能和实验安全的关键。​
 
  清洁前的准备工作需细致到位。首先关闭设备电源并拔掉插头,确保操作安全。拆卸所有与样品接触的部件,包括破碎阀、进料管、出料管、密封圈等,注意记录各部件的安装位置,避免重装时出错。准备专用清洁工具,如软毛刷、尼龙刷、专用管道清洗器,以及中性清洁剂(如0.5%洗洁精溶液)、去离子水、75%医用酒精等耗材,避免使用钢丝球等硬质工具划伤设备表面。​
 
  分部件清洁流程需按材质区别处理。对于不锈钢部件(如破碎阀、撞击环),先用软毛刷蘸取中性清洁剂刷洗表面残留的样品残渣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,确保无清洁剂残留。对于硅胶密封圈等弹性部件,需用50℃左右的温水浸泡10分钟后轻轻擦拭,避免高温导致老化。管路系统需采用“反向冲洗法”:将去离子水从出料口泵入,正向流出进料口,冲洗压力控制在工作压力的30%,持续5分钟,直至流出液清澈无杂质。​
 
  消毒操作需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方式。生物安全等级较低的场景可采用化学消毒:将75%酒精或0.1%次氯酸钠溶液注入设备管路,关闭进出口阀门浸泡30分钟,再用无菌水冲洗至无残留。对于细胞培养、疫苗生产等高精度场景,需采用高温灭菌:将可拆卸部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,121℃、0.1MPa条件下灭菌20分钟,管路系统则通入132℃的饱和蒸汽,保持30分钟,灭菌后需自然冷却至室温再装配。​
 

 

  清洁后的检查与维护不可忽视。装配前检查各部件是否有裂纹、磨损,尤其是密封圈的完整性,若发现老化需及时更换。重装后开机空载运行3分钟,观察设备是否有异响、泄漏,同时检查压力显示是否正常。然后填写清洁消毒记录,注明操作时间、所用试剂、操作人员等信息,形成可追溯的管理档案。​
 
  遵循以上规范操作,能有效降低高压匀浆机的污染风险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为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提供坚实保障。建议每日使用后进行基础清洁,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,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无菌洁净状态。